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

[讀]做書的人: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


書名:做書的人:探訪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快樂的生存之道
採訪:陳雨汝

去年有人在講台灣有出版社的人去韓國參加書展,決定要編一本採訪當地獨立出版社的書,我就很期待,直到今年終於出版了
電子書也能看出照片真的很多,我沒有欣賞的慧眼,都在看文字採訪內容
簡單總結:
1、這10間出版社都很依賴IG作為宣傳工具,是達到「很」以及「非常非常」依賴的程度,甚至有出版社會在設計紙本書籍的時候考慮到「這樣很適合拍照」而去改動排版。
(我覺得ig改掉標籤的運作方式以後就很難利用標籤來翻找圖卡了,尤其是依照時間順序排列)
2、基本上發展電子書的很少,主要是紙本本身編排效果很難在電子書上呈現,或者老派喜歡紙本,或者有做電子書但銷量是0(好慘),也有常態賣電子書但銷量跟紙本比是1:9
3、幾乎不跨足有聲書、podcast,主因是受眾太少不划算以及人力不足
4、開設獨立出版社或工作室的原因都是「有想要探討的主題」「在原本的出版社沒辦法經營這個主題」,不是因為想出書,而是選擇用出版書籍這個方式來呈現該主題。所以有人說不一定會一直開出版社,有更好的呈現方式那麼變換媒介也行。多數受訪者還是傾向於一直做書就是了。受訪者例如一年出版4期探討電影的雜誌(欄目設計非主流),以及「未滿三年…」這樣的企劃,也只有獨立出版才做得出來吧
(所以有明確的問題意識或者非常關心/強烈想要探討的主題,很重要!)
5、韓國的圖書定價制只有年紀較大的受訪者比較有感且贊成,年輕(?)的受訪者比較沒有那麼激烈的情緒
6、多數受訪者比較沒那麼在乎營業額,有些是堪可打平或者確實有賺錢,有些則是同時有其他兼職收入來補貼,例如去規劃課程或者處理排版刊物的外包企劃等等

我還滿想看看「未滿三年…」那個系列的刊物欸,好像很有趣!

另外也推薦採訪台灣出版社的「馴字的人」,是小小書房出版的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謝謝留言,雖然我不一定會回覆…